為什麼大家愛看陳時中?不是因為「造神」,而是從部長身上看見自己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台灣超前部屬防疫效果全球可見,國人對於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表現,給予極高的肯定與支持,從疫情發生以來,台灣不曾陷入極度恐慌中,反而一直有種「安民心」的感覺,部長同時連續得到超高民調,顯示對他有著極大的信任和依賴。
網友嘲諷:這又是一波「有神就拜」的造神運動,陳時中不過就是當年的柯文哲,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幾年前,柯文哲以醫生的身分任職台北市市長,同時也是讓台灣開始使用葉克膜的重要人物,他成功以偶像包裝大受歡迎。而陳時中因這次防疫有成,深受國人愛戴,因兩者有點類似,而被聯想在一起。
可是從這兩人的本質、層次和風格,其實可以看出他們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談談,為什麼大家都愛陳時中部長,而我們又從部長身上看到了什麼?
01用幽默擋下天兵提問,瞬間化解緊張
個多月來天天主持防疫記者會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刷新了一般人對於政治人物的設想,做為一個帶領防疫的指揮官,有什麼樣的素養和能力讓人們耳目一新,光是看到他就安心?
天天收看記者會的觀眾,應該都會很佩服陳時中的高EQ 。報告與解說總是不疾不徐,在科學數據與客觀事實之外,不帶多餘情緒;不只讓記者問到飽,面對不斷重複出現的提問,照樣每問必答。有一次被記者問道:
「今天有報紙社論說指揮官是『玻璃心』,你覺得自己是玻璃心嗎?」
遇到這樣的「天兵式」提問,陳時中則是以「淺笑不答」來回應。螢幕外的觀眾原本已經快要爆氣,看到指揮官如此穩定淡定,不只怒火被澆熄,還免費上了高階的情緒管理課。陳時中看起來不苟言笑,其實是一位幽默高手,很懂得以「微酸剛剛好」的言語機鋒,在笑點中畫出重點。有一段時間民眾在超市瘋狂搶購米、泡麵和罐頭,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呼籲大家:
「物資都很夠,大家不要囤積、買太多,我們不會因為疫情來了,就變得特別會吃。」完全就事論事在提點民眾,卻讓人忍不住發笑。另一個有趣例子,有一次報告完室內與室外聚會人數限制的規定,馬上有人提問:
「那還可不可以結婚?」
陳時中回答:「當然可以啊!因為結婚才兩個人而已呀!」
巧妙點出重點不在「結婚」而是「群聚」,凸顯了問題的小荒謬卻詼諧不傷人。成功的溝通往往取決於邏輯清晰的修辭表達,若運用得婉轉高妙,更能化解矛盾、轉逆為順。就這點來看,陳時中無疑是精妙溝通的能手。
他常常以委婉的修辭消融隱含的尖銳對立,譬如連續有記者在同場發出一模一樣的提問,他不會直說:「這剛才已經問過了。」而是笑咪咪回以:「這題剛剛已經『洩過題』了,呵呵,有答過一次了喔!」
當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因兒子的事情未出席而被記者點名,陳時中說:「會轉達給張教授,大家很『想念』他。」一個原本像是「找麻煩」且偏離防疫主題的場面,瞬間被溫馨的「想念」一詞暖化。
陳時中還有一種高明的溝通智慧,是在被「踢館」的時候從不直接回擊,而是正面吸收之後轉逆為順,再巧妙化解負面能量。
一個經典的例子,有一次被某報記者厲聲回嗆「有問題沒有回答到」,他先是軟性回應:「妳不要這麼大聲,我們年紀大了,難免忘記一些事……」
接著有另一位記者搞笑提問:「外傳陳時中是雙胞胎,難怪輪流上班不會累?」,他順勢利用這個「愚人節趣味題」神回:
「我大部分還算很平和,有時候會情緒不好,那大概是我弟弟啦!我要替我弟弟向大家道歉。」彷彿用了「乾坤大挪移」將先前的緊繃轉移開,不只化干戈為玉帛,還應景送出一個愚人節禮物。
高EQ、幽默、高妙溝通,這些特質讓部長,看起來像是一位厲害的「公關」人才
但他在專心抗疫之外,還有細膩的真心和社會改革的理想性,偶爾還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教育家」。因為有記者提出「男孩不喜歡領到粉紅口罩,怕被人嘲笑」,隔天陳時中就率領防疫團隊全員戴上粉紅口罩,以「男團」之姿一字排開,示範「顏色無性別,防護無差異」。性平教育裡難以施力扭轉的顏色性別刻板印象,在他瞬間引燃的「粉紅風潮」裡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02所有的訴求,都來自於人性
陳時中以智慧和魅力引領風潮,藉由大眾信任所累積的影響力成功帶動改革,清楚展現了「領導者」的思維與特質。在防疫的行動中,鏡頭之外他照樣拚命認真,鏡頭前則是言必稱團隊,並不自己居功。有一次記者提問:「中國陸生在網路恐嚇刀架陳時中脖子上,對此有何想法?」
他簡短有力回應:「防疫是靠團隊,我隨時可以被取代。」表現出身為領導者的謙遜以及對團隊的信心。
常言「防疫視同作戰」,3月6日記者會結束前,陳時中突然語重心長向大眾呼籲:「病毒是兵分兩路而來,一個是生理的,一個是心理的……,人要團結起來對抗病毒,如果不團結起來,就會被病毒各個擊破。」這段談話顯示他一直以「作戰思維」來帶領抗疫,不僅及早警覺、超前部署,也要不斷安撫民心、凝聚團結。
4月18日爆發敦睦艦隊染疫
社會上恐慌對立開始蠢蠢欲動,陳時中一番即席感性呼籲展現出他剛柔並濟的「為將」風範。他告訴民眾:「各種獨立事件都有可能發生,而我們面對的態度就是把自己『準備好』,事情來了、碰到了,我們就有能力去處理。」
他了解人性的脆弱,也激發人性的堅強。
他剖析人在面對未知時恐懼不安,獵巫以求安全卻只會激發對立;同時對民眾曉以大義,呼籲大家以良善的心,同理支持受苦的人。陳時中以樸實敦厚的語言對民眾循循善誘,在最艱難的時刻,永遠不忘記要「敦睦」彼此的心。
陳時中一邊圍堵病毒、一邊疏導人心
不論是領導、協調、溝通、撫慰,一切訴求始終來自於「人性」。每當被外媒問到「台灣的防疫為何如此成功?」陳時中除了提到國家社會的全方位整備與行動,一定會肯定「台灣人民的高素質」。這是他對人性的信心,也是對國人的信任,他以呼籲勸導取代警戒規範,激發人們「自我覺醒」而拉出身為公民的高度與品質,進而享有「自律利他」帶來的正常生活。「自覺意識」是最好的防護,也是台灣防疫致勝的關鍵之一。
防疫期間苦悶煩躁,人們為什麼願意每天等著看陳時中主持記者會?
與其說是忙著追星和造神,不如說人們是感動自己被一種集合「IQ、EQ、人品、格調」的智慧所喚醒。原來,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