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背後的隱憂,電競產業的白天黑夜

9月 26, 2017 , 0 Comments

電競產業成長飛快,也是許多孩子嚮往的產業(示意圖)

近兩年來從周杰倫成立電競戰隊(J team)到網銀國際的閃電狼戰隊(Flash Wolves)在國際上屢獲佳績,政府順勢這股潮流積極推廣電競產業,鼓勵學校投入電競教育推動電競專班,而日前立法院也通過運動發展條例將電競列為運動項目,荷蘭newzoo更明確地指出全球電競產業創造的產值自2020年絕對超過14億美元。

然而電競是個非常龐大的產業,他不只包含電玩、手遊,他們周邊所創造的效益就像是世界足球賽、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世界棒球賽、F1賽車這樣,除了選手培養訓練本身還有贊助公司、經紀人、代言產值非常的龐大,但電競明星往往都是未滿25歲的年輕人,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反應、速度、眼力、腦力、體力皆會下降都會影響比賽的成績,所以一般電競選手退休年齡大都落在這個年紀。

但在台灣人的觀念中,電競還是非正規職業,傳統教育也以正規教育為重,台灣的電競產業並不理想,雖然台灣電競產業發展得早從2008年成立國際電競聯盟至今也 9 年的時間,但相較於鄰近國家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來看,台灣的電競比賽少、獎金也低,培養電競選手更是缺乏系統及資金還有環境。

培養一位可以在國際賽事中出賽的電競選手成本難以計算,從小學、國中開始被電競戰對相中、挖腳,進公司培養、訓練、參加過內賽事等等,看著他們稚嫩的臉龐除了看到了他們對於電競充滿希望的光芒、無限的商機外,我還看到了許多的憂心。年紀輕輕25歲退休後,他們還剩下些什麼?

貓貓接觸一些職業電競選手及他們的家長,大部分的家長還是不看好甚至反對,還有家長說「老師你能不能幫我勸勸他,我已經講不動他了」,當然也有家長表示支持為了選手舉家搬家,甚至有選手為了職涯不斷讓自己延畢延遲當兵就為了要在黃金歲月充分利用。也有碰到選手中途放棄這個職業抱著遺憾返鄉的。

因緣際會下接觸過一些職業選手及他們所屬的戰隊公司,這些選手很辛苦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遊戲,在還沒當選手前贏了比賽是種榮譽陶冶性情,當了選手後贏了比賽是應該,把這產業當職業並不是件很爽的事,他們犧牲的比其他同年齡的孩子還多。永遠日夜顛倒的生活(練習時經常需要跟國外選手交手,所以往往都是在半夜才上工),沒有所謂的假日(一星期休假一天,如果遇上季賽或比賽團練根本全年無休),沒有休閒娛樂(睡覺、練習的時間外,幾乎已經沒有其他時間了)。當然他們也獲得很多,別人羨慕的眼光、粉絲、掌聲、高額的薪資(台灣電競選手薪資還是遠少於鄰近國家平均值)等等。

但台灣電競產業一直在改變一直在改組,我也看著那些成就比較普通的職業選手像流浪漢般到處應徵戰隊,因為他們戰隊、公司改組暫時解散,這些稚嫩的臉龐不懂大人社會的戰爭,他們只為了自己的夢想、理想努力打戰,最後只能葬送在產業中當陪葬品或是王者的供品。孩子們都有惰性,長期在練習、比賽中他們根本沒時間思考未來的人生,而自私的大人也只是利用這些孩子幫自己得到了利益,為什麼貓貓這麼說呢?

有許多電競的孩子中輟、除了打電玩沒有培養其他技能、差點被退學、經常性缺曠、被記過....等等許多狀況,當我面對這些孩子時盡是無奈,學校已經給這些孩子很大的包容,我也盡量幫助這些學生及體諒他們的生活,但我碰到了一些職業戰隊的公司對這些孩子可說是一點責任感也沒有,因為他們暫時代表這些孩子的父母,學校請他們出示一些行政手續需要的文件時姿態高傲、不願配合,等到孩子快被輔導安置時又因一堆賽事、練習等等原因無法配合學校補救措施,當然不是學校不通情理,在合理的條件下學校還是盡量通融,可是學校也得面對其他幾千幾百個平凡的學生阿。

當這些選手面臨沒學校可讀的情況才會開始緊張,這是人之常情畢竟他們已經花太多時間在幫大人們賺錢了,他們的公司並未做到督促他們生活常規以及責任、態度,我曾幾位職業選手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今天選擇了這條路,勢必要犧牲的比其他同學還多,畢竟你們也過著跟他們不一樣的人生,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你必須為自己負責,公司今天沒有積極幫你們爭取你們的權益,你們就必須思考自己未來的路,你們的人生你們要自己負責。」

當然我也碰過對於選手們非常照顧、非常有責任感的公司、團隊,他們公司會主動與我聯絡、討論學校及學生該配合的相關事宜,也會督促學生生活常規且視為重要的事項,甚至會要求他們的選手成績且當成出戰的考量之一,其實這樣的選手、公司也經常獲得世界賽的佳績,不難看出建立態度及常規的重要性。

25歲退休後他們能做什麼?當教練,一個團隊需要幾個教練?那其他人呢?或許可以當直播主轉播賽事,可是他們有學過如何轉播、表達嗎?當選手經紀人,他們學過整個產業運作以及排選手們的行程嗎?當比賽分析師,又有幾個人具備邏輯、推論、分析的能力,這些在他們選手職涯中有訓練過嗎?遊戲設計師,畫圖、寫程式、寫指令都沒學過,你確定他們能?招商拉贊助,他們有接觸過行銷、企管嗎?那退休後,他們除了遊戲相關知識外還剩下些什麼?是否能在培養他們技能,能繼續在產業發揚光大。

這些選手最後會淪為什麼我不敢想像,是不是又像其他運動選手一樣得自己找出路甚至再慘必須靠著社會補助生活?台灣的電競、運動產業對這些選手確實都太不友善,隨著這股新興產業誕生、快速發展,錢潮商機跟著一起來的同時,是不是能為這些年紀很輕的孩子們設想更多,培養他們更多生活技能、責任、態度,我不希望10年20年後看到熟悉的身影在社會版的版面上,身為他們老師的我將會非常心痛。
電玩每個孩子都愛,但除了玩以外我們還能給他們什麼(示意圖)

0 意見: